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有些高校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也是高校中职务犯罪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
这些年来高校不少院系都对外办班,并有巨额收入,但不少学校对此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只要上缴一定的金额就行了,导致“小金库”问题多多。一些院校假借增加教师福利、提高待遇等名义,收取一定费用后,采取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手法,将款截留,久而久之单位有了积蓄,便滋生了部分领导利用手中职权,侵吞公款。
——南京艺术学院成教院由院长、副院长到会计的共同贪污案,就是私设所谓的“院长基金”,堂而皇之地把院办补习班的 60 万元公款纳入“小金库”自由支配,以发“奖金”、“补贴”的名义私分公款 30 万元。
——据华南理工大学《内部通报》披露,该校数学系自 1992 年至 1998 年,长期截留、隐瞒办班收入,形成巨额“小金库”,违纪金额达 800 多万元,其中 300 多万元不知去向。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原主任杨绍练及三名女部下,利用招收研究生课程班的机会,贪污、受贿近 170 万元。广州市中级法院日前对此案进行宣判,杨绍练 ( 正处级 ) 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25 万元;李颍、熊动员、张成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和三年, 4 名被告人的赃款全部没收。
经法院审理查明, 1997 年 7 月至 8 月,杨绍练与兼任会计、出纳的被告人李颍、张成娟,利用该部在广东省内开办研究生课程班,负责收取和保管各分教点上交的管理费的职务之便,合谋将管理费人民币 54 万元私分。 1998 年底,广东省社科院决定将研究生部的财务移交专职财务管理,杨绍练让兼任研究生部记帐、出纳、会计的李颍、熊动员及同案人郭某( 另案处理 ) 核算出该部管理费余额后,将余款中的 120 余万元截留私分,其中杨绍练分得48 万元、李颍、熊动员、郭某各分得 24 万元。 1995 年至 1999 年,杨绍练还以劳务费、活动费等名义分别收取学校和个人贿赂的人民币 16 万余元。
——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副处长付守贵利用在北京为单位购买数码像机之机,虚开发票一万四千余元,后利用职务之便将虚开的发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