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平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设置  校史长廊  各地校友会  校友抒怀  刊物  校友相册  校友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校友抒怀>正文


“赣州·母校印象”文字类二等奖7《母校轶事》
2019-09-19 20:06 曾春山 

  1992年9月,父亲带着没有出过远门的我,一个农村娃,坐上瑞金到赣州的班车,在弯曲的国道上颠簸4个小时,来到了一个我不熟悉的城市——赣州,走进了我心中的学校——赣州地质学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难忘时光,求学之路。

  在那难忘的三年时光里,1000多个日日夜夜,留下了我青春、寻觅的足迹,也留下了我求知、奋斗的身影,让我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朝气 蓬勃的青年。时光的河流不断向前,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我的内心深处刻下了很多难忘的瞬间和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时常想起母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温暖之情由然而生,充满心房……

(一)恩师

  记得新生第一年报完道,把行李放在寝室里后,我便来到寝室楼下,在校门靠6层寝室楼的墙边上有专门的宣传厨窗,里面有各种通知、海报、报纸,经常有老师、同学驻足观看。

  刚好到厨窗边,我看见一位戴眼镜的年青人,高高瘦瘦,皮肤白晰,戴一幅黑边框眼镜,穿着白色的短衫,正专注看着海报,我当时想这是老师还是学生呀?第二天到教室上第一节课才知道,这是我们的班主任伍文中老师,他是刚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的,也是第一次带班,作为班主任,仅比我们大几岁而已,不过确沉稳的多,显得有内涵有文化的多。连续三年,伍老师都带着我们,极负责任,要求很严,每天晚自习都会专门来教室,每天寝室关灯前都会拿着电筒来查寝室。一天晚上寝室关灯后,我们男生316寝室就开始谈天说地,可能是因为精力旺盛,也可能是本性使然。我对头睡的邱春辉,是一位于都县来的男孩,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聊到了游泳,而且是母鸡会不会游泳,可能是鸡和蛋的话题引出。我说母鸡会游泳,他说不会游。我可是看过母鸡游泳的,那是家里养的一母鸡下了一窝蛋后,要孵小鸡,孵小鸡就不能生蛋了,在那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鸡多下蛋才能补贴家用。因此,每次鸡“赖抱窝”,母亲都叫我把母鸡扔到水塘里“醒醒”,扔下去,它一下子就游回来,扔下去,又马上游回来,如此往还。现在想起来,自己是如此残忍。

  正当我们争的不亦乐乎,一束光在扫进来,“还不睡觉,这么晚了”,原来是伍老师查夜来了,我们赶紧闭嘴,进入梦乡。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班的一名女生被另一个高年级的男生猛追,不知怎么被伍老师发现,在班会课上被不点名批评,那位女生当时哭得梨花带雨,后来再也没有什么结果,那时老师也是知道我们年纪小,初中上去也就十六七岁,怕我们走歪路,碰上坏人,家长担心。

  伍老师家在学校内。每次上体育课时,我发现有一位每次上课都穿一身红色运动服的年青女老师,长辫子,高高的,当时总觉得有点瘦,其实在那个年纪,不知道什么叫身材好、苗条。后来才知道这位美女老师叫郭瑞红老师,是伍老师的女朋友。

  他们俩高中相恋,大学后鸿雁传书,毕业后郭老师放弃去其他沿海发达城市学校发展的机会,也来到了这个学校,与伍老师结为连理。

  伍老师的家靠东边赣南地质调查大队,是二层的红砖楼,学校以前为老师建的房子,在当年条件算很不错的,二室一厅,他们家在一楼,前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了葡萄等,每年葡萄快要熟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溜过去“顺手牵羊”,摘点解解馋,然后溜之大吉,每每同学老师相聚时,谈起来,都哈哈大笑,回味无穷。

  在那个不懂世事的年青时代,伍老师和郭老师像家人一样保护这一个班的学生,教我们如何担当、学习,教我们如何面对困难,教我们如何走正路。多年以后,学生们都非常珍惜这段难得的缘份和感情。在建立好的班级群里,经常与伍老师、郭老师聊的热火朝天,发红包抢红包,回忆那如火如歌的岁月,畅想美好未来,分享大家工作生活中的美好与点点滴滴。

(二)篮球

  篮球是我生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刚来学校时,发现每天下午有很多学生在篮球场打球,运球,过人,投篮,拼抢激烈,6个篮球场场爆满。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尽管当时我还是门外汉,仍然阻挡不了我对篮球的热情。

  而让我真正投入这项运动的是新生篮球赛,我在县城上学时没有学习过篮球,在地校只能看班队同学在场上打球,当时的李勇、周明、严小源个个身手不凡。印象中有一次周明抢到篮板往回运球进攻,一直低头猛冲,以至于用力过猛冲出边界,老师同学大笑。李勇投篮很准,也很稳,每进一个蓝,女同学都会用掌声和尖叫给予鼓励,自己看班级比赛也很用劲为同学加油,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班篮球队的一名队员,上场为班里争光,也听听女生为自己加油和尖叫的声音,体验一把当“球星”的感觉。

  为这,每天下午上完课,我就去足球场边器材室用学生证借一个篮球,尽管每次都很奇怪,为什么我借的球每次都是橡胶皮球,而不是牛皮球,橡胶皮球气也不足,手感也不好,后来才想明白,原来我们是一年级的新生,学校的老生才能借到质量更好的牛皮球,新来的自然会吃点亏的。

  后来班主任伍老师用班费买了新的牛皮篮球,同学们兴奋异常,马上到球场上过了把“瘾”。新篮球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摸在手上的感觉真是爽。放学后没有场地,就吃完晚饭,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学,在球场上“提对撕杀”一二个小时,每天如此,汗流浃背,那个痛快,至今记忆于心。

  同样记忆于心的是每年的新生篮球赛,特别是女生篮球赛,那是必看的项目,因为对于新生女生来说,篮球赛就是“摔跤赛”,当裁判郭老师哨声一响,球一发出去,另一队的女生5个人马上过去疯抢,最后堆成一堆。郭老师无奈的笑笑,哨声响起,重新发球,又是堆成一堆,女生们也是非常拼的,穿着长长的校服,长衣长裤,包的严严实实,10个人拼抢折腾40分钟,真的不容易,虽然不具观赏性,但很激烈。

  看起来很清秀、文静的女生,只要球一发,眼睛又放光,像母老虎一样,冲过去,不怕摔,敢于拼。从球场上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女生的另一面,那就是除了内秀、文静,还有敢拼、敢打,力量与责任,团队与协作,毅力与拼搏。

  但,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学校女生篮球水平很菜,校女子篮球队实力相当强。一年夏天下午课后,我去篮球场打球,发现奇怪的一幕,女生和男生在比赛。定眼一看,原来我们班队与校女篮在比赛,郭瑞红老师是教练,安排我们班队与女篮校队比赛,但其实就是陪练。女篮着装整齐,我们班却有点像杂牌军。那时我才发现,学校有这么多高大健壮的女生,球风彪悍,防守严密,球性娴熟。只见李勇运球过半场进攻,一高大女生马上冲过去抢断,李勇见状大叫“啊”,双手将球一扔,马上跑路,同学们大笑,可见校队女篮的实力与彪悍,打起球来她们眼中是没有性别观念的,这也说明当年的我们有多单纯!

  直到现在,篮球仍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运动,小小篮球伴随我从青年到中年,从青春到丝丝白发,他强健了我的体魄,锤炼了我的心智,告诉我要勇于担当,更要与人团结、配合、协作,永不言败,勇往直前,才有赢的可能。

(三)永远的712

  光阴似水,滚滚向前。转眼25个春秋,青春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过去,只是留下经久难忘的回忆,总在脑海中闪烁,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回放那个如火的年纪与岁月。712班,这个生命的驿站,已成为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温暖与回忆。

  当时,我们班里的同学年纪都很小,小的大概十五六岁,大的也就十七八岁,如花的年纪,如梦的年纪,豆蔻年华,青春无比呀。

  我们班是当年赣南地质学校财经专业的一个班,刚招生时有40名学生,后来又从地质专业转来了6位同学。记得刚到学校,要军训,我从乡下来,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整队、跑步、站军姿、喊口号、立正、稍息、走正步,一切都很新鲜,很奇特。我边上站着一名高高瘦瘦的短发学生,刚开始不认识,他一张口,我大吃一惊,原来是女生!叫彭英,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迂腐呀!彭英是南昌省城来的,我听后觉得,这是了不起呀,大城市里的人,很热情,一天到晚说个不停,和宁小源,一个景德镇来的男生,很聊得来。大城市的孩子交流起来更顺畅很多。而每次跟我聊,我总是脸红,现在想来,不知紧张什么?

  宁小源长得很像当时一部很火的电视剧“追妻三人行”的主角牛妈牛阿妹,大家经常讨论他,笑他长得像,他也不计较,还故意学牛阿妹讲话的神态和走路的姿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训练的辛苦劳累顿时烟消云散。另外一个来自赣州市的女生林美芳,胖胖的很可爱,像其中的一个女主角林美好,在学校三年到现在大家都叫她叫美好!

  那时我就觉得,口才真是太重要了,没有口才怎么与人沟通呢?不会沟通,怎么办?刻苦学习!把精力都花在学习上。班上的刘瑞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来自瑞金武阳镇一个边远山区,学习异常刻苦,生活非常节俭,曾经一个学期下来只花了100多块钱。当时学生一般的生活费至少三至五百元每月,我最低一个月也要200多,他常年吃的是青菜,打一份菜吃两餐,因为是农村来的孩子,家里很贫困,父母靠种田、打零工供他上学,非常不易,他对自己非常苛刻,每天吃的差,去教室最早,没什么要花钱的娱乐活动,每天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的刻苦与吃苦,让我吃惊,让我自叹不如。他的奖学金每学期都比我们高,他的专业也学的很好。现在班里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现在还从事所学的专业。他的内敛、实在、厚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好孩子,忠厚人,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仁厚之人。或许,这种纯善和仁厚是几辈子修行后带过来的习气。

  我们班是学财经财会专业的班,女生占一半。军训后,紧跟着就是接受学校组织检阅,各新生班都要出来溜一溜,比试比试。因此,各班都很重视,因刚入学,没有统一的校服,怎么办?班主任就说:借呗!马上行动,从另外一个专业的二年级班借了整个班的校服过来,按身材高矮分发下来,我身材个小,分了一套小号的衣服,穿着还很合身,但是衣服上有股奇怪从没闻过的味道,我很不解,问另一年纪更大的同学,他告诉我:这是女生的衣服,没洗!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这气味没闻过。借来统一的衣服,效果果然不错,我们班成绩还很不错。

  记忆中,班里的大部分女生都很瘦,吃的也少,每次我们打饭吃四两五两,女生就二两,有的讲一两,都不知道这么几年她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当时的年纪,有性别的观念,但心智远没有发育成熟,还处于很单纯的状态。现在看来,特别是2015年20年同学聚会,才真正发现,我们班的美女学生确实很多,不但有颜值、身材,还有气质。在学校的三年,只觉得班级像个大家庭,男女、女生像一家人,每天一起生活、学习、抢教室里的电视遥控器。女生喜欢看音乐电视,看唱歌的频道。男生只想看动画片,真的是幼稚啊!有一次,好不容易林荣抢到遥控器,可一换动画频道,又是广告,还放的是安尔乐“卫生巾”的广告,看的我们男生目瞪口呆,然后是哄堂大笑……。

  时光太快,三年太短,这期间发生了太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最美好的三年,和最纯真、最天真烂漫的45位同学一起度过,和一样二十多岁花样年华的伍老师、郭老师一起度过,令人难以忘怀。其中一串串、一个个名字,在我心中闪烁着光芒,伍文中老师、郭瑞红老师、谢东老师、刘海彦、邱春辉、林美芳、彭瑛、郭海华、罗艳、杨雯、倪明、曾洲云、李军民、曾小萍、刘信琼、江莹、胡学军、林荣、赵霞、刘昌良、黄为、泡沫之夏、陈莉、王永、王孝勇、李赛莲、杨艳、邹仁安、刘晖、赖宁勇、李志琴、leon、戴小星、宋宝华、刘瑞昌、黄书仙、宁小源、龚波涛、黄丰华、张峰、杨鹃、田荥林、郭锋、张文祺、周明。这些生命中的老师、同学,一起走过的三年,必将珍藏于我记忆深处,时常想起,如珍藏千年的老酒,醇香漫漫,久久不散…………

江西校友会,712班曾春山

关闭窗口


9778818威尼斯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联系电话:0797-8326546  传真:0797-8326576  招生电话:0797-8264599、8264642  邮政编码:341000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园区

Baidu
sogou